建築 

 

• 籌建新館

       昭和4年(西元1929年)《臺中州立圖書館一覽》記載,遷館至大屯郡役所後四年間,圖書館藏書與讀者數激增,又因辦理巡迴書庫與各類講習會,舊有廳舍空間狹小、建物腐朽,不敷使用。因此籌建新館計畫,將原有的大屯郡役所舊廳舍進行改建和擴建,總建造費為6萬5000圓,其中3萬圓由州政府支付,另3萬5000圓由地方官民樂捐。


• 募款計畫與成果

     為了籌措三萬五千圓的募款所製作的募款計畫書,分成兩部分,由會社銀行與其他法人負擔一萬三千圓,剩餘的兩萬二千圓由臺中州下各郡各市依據戶稅基準分配。民間的會社銀行也是重點募款對象,包含臺灣四大製糖會社臺灣製糖、明治製糖、大日本製糖、與鹽水港製糖,銀行業包含臺灣銀行、彰化銀行、與臺灣商工銀行(即今日的第一銀行),官民合辦的開發企業包含臺灣製腦、臺灣製麻、臺灣電力、臺灣合同電氣、臺灣倉庫、臺灣青果,以及其他企業包含經營輕軌鐵路的臺中輕鐵、製糖業三五公司源成農場、南進企業的禎祥拓殖、布嶼拓殖、與純臺資的大東信託等,涵蓋臺灣當時重要的產業。


• 建築形式與內部設計

       臺中州立圖書館採現代哥德式建築,注重實用性並利用水平簡潔的線條呈現現代感,因受到「表現主義」、「結構主義」及「國際主義」建築形式的影響,建築物本身及內部呈現折衷主義的風格,對臺灣的建築及室內裝修產生示範作用,成為日據時期臺灣建築的代表作品之一。
內部使用日本八幡製鐵所設計的鐵架,採取開放式書庫區隔出不同閱覽空間,並設有五間洗手間、兩間茶水間,由臺中市役所贊助自來水系統,臺灣電力會社提供電力設備。總建地514坪,樓板面積一樓212坪,二樓177坪,三樓53坪,共442坪,設有一般閱覽室、特別閱覽室、婦人閱覽室、兒童閱覽室、新聞雜誌閱覽室,可同時容納193人。書庫藏書量可達六萬餘冊,成為當時臺灣最大的公共圖書館之一。


 

                  
新館募款計畫
臺中州立圖書館新館藍曬圖一樓
臺中州立圖書館新館藍曬圖二樓
 
 

   

台灣日日新報報導建築樣式
 


        昭和12年(西元1937年)7月7月,中日戰爭爆發,臺灣進入戰時體制,戰爭使得物資開始緊縮,臺灣總督府逐步向民間徵收物資,建立一切以軍需品的確保為第一優先的方針。昭和16年(西元1941年)8月29日公佈「金屬類回收令」,希望民眾在特殊時局下將非必要的金屬供出,做為重要的國防資源。臺中州立圖書館也需配合金屬類回收令,將建築物的金屬附屬物供出,包含櫃檯鐵柵、腳踏車、雨水排水管、樓梯扶手、門牌、廁所氣窗、鐵窗等,窗戶柵欄與窗臺護欄在拆除後先加裝木製或水泥代用品,並保留建物設計書與平面圖,等戰後再行重新安裝。